【电商平台】需求端变化,亚马逊的长期主义还适合中小卖家吗?

今年的第一次PD已经过去,大家的收成如何?是否完成预期?又抑或还是觉得前路漫漫,不如规划独立站?

01 亚马逊的长期主义

对于电商平台的发展来说,亚马逊的长期主义非常具有借鉴意义,因为它的核心在于以客户为中心,通过不断投入和创新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从而实现自身的长期持续增长。具体表现为:

在物流、云计算等方面持续的大规模投资,这些投入虽然短期内损耗利润,但长远来看将产生巨大价值。

不惜投入巨资改善用户的购物体验,如快速配送、退货无忧等,包括后期的90天超长退货期。

为第三方卖家和开发者提供开放的平台和工具,可以促进更多创新服务的涌现。

通过大数据分析每个用户的偏好,提供个性化产品推荐,提高用户黏性。

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各业务之间具有协同效应,形成强大的平台效应。

一言以蔽之,从短期利他做到长期利己。

在交易三方都能获益的情况下,平台的长期主义为卖家的合规发展、较为公平的营商环境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持续的经济下行和需要向股东交代的现实让平台的“长期主义”变得不再那么适合中小卖家生存,毕竟对于现金流紧张的中小卖家,快速上手,创造盈利才是生存的第一要义,而现在亚马逊所做的“调整”,大多都与中小卖家的生存法则背道而驰。

02 今年的变化

2022年和2023年,可谓是流量和费用的冰火两重天

流量的变化

2023年,TEMU和SHEIN就分流走了部分亚马逊的用户人群,且亚马逊APP的日活人数在逐月降低,GWS的数据显示消费人群在TEMU和SHEIN上的活跃度持续上涨。

在高速通胀的欧美地区,消费者非必要支持在持续减少,从而在最原始的需求端流量就开始走下坡,加上平台激烈的竞争,虽然亚马逊依旧是行业巨佬,但流量和订单有没有影响,只有卖家最能贴身体会。

费用的变化

都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平台为了在艰难的2023年稳定发展,不仅在年初上演大裁员,更是全方位地在佣金、仓储费、物流费和广告费上变相加价,卖家不止一次反馈,广告越烧越多,转化越来越差,不烧更差。

归根结底,还是消费需求出现了变化。

03 欧美大促向双十一的演变

刚过去的Prime Day大促,似乎都得到正向反馈,线上成交额、订单转化,在同比数据中都是上升趋势。但是考虑到实情是大有一个月的订单集中冲在大促日,又似乎这个战果并不那么甜蜜。

中国卖家似乎也意识到,欧美的大促,无可避免与国内的双十一走向殊途同归。主要体现在:

用户增长趋缓

亚马逊Prime用户是Prime Day的主要销售目标群体。Prime用户数增速开始放缓,将影响Prime Day销售额的增长空间。

竞争对手推出相同活动

沃尔玛、塔吉特、eBay、Temu等其他电商平台的打折活动,分夺用户流量和销售额。

用户对打折促销活动的新鲜感下降

从上年末的黑五网一,我们很清晰地感受到,用户对一味地打折促销所产生的消费疲劳和效用递减。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

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将进一步影响欧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而本土平台的对策是通过不断降价来刺激需求,这相当于饮鸩止渴。

大卖角逐,小卖退场

资金雄厚的大卖更容易大促活动中占据主要优势,小卖获得曝光的机会越来越难,特别是大促前竞对的一些恶意操作,中小卖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

利润降低,大促前后订单惨淡

因为Temu的入场,今年亚马逊对于卖家的定价更为敏感,此次大促很多卖家是利润换流量,而且大促前后订单量不仅是拦腰斩断,不少店铺是一天单量换一个月,且今年美区的消费者集中在年中大促完成一个季度甚至是下半年的采购计划,下半年的消费将明显减少。

在此之前,小V曾经写过《2023,坚持长期主义》,但是亚马逊的长期主义已经不再适合中小卖家了,越来越多中小卖家在规则的调整中丧失对平台的信任感和公平性。曾经引以为傲的长期主义,似乎负面效应越来越大,亚马逊自营的市场挤占、还是越来越高的流量成本、平台规则和算法的变相割韭菜,都在进一步损害中小卖家的利益。

04 独立站会是未来三年的最优解吗?

这次大促过后,不少卖家把独立站提上日程。对于独立站运营,有些是口嗨数年从未行动,有些是失败推到重来,但独立站需要分阶段实施,也有运营门槛:

品牌影响力

流量获取

物流配送

粉丝运营

技术实力

这些都是卖家在运营独立站时需要考虑的,如果这些都不具备,一直以来就依赖平台获得订单,那小V还是建议:

以品牌意识运营店铺,打造品牌知名度

对于平台为存在的问题,要及早制定应对策略

与平台保持良好沟通,努力争取更公平的待遇

同时建设自己的独立站点,沉淀自营能力

用户规模和实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逐步迁移到独立站

大促已过,无论成绩如何,稳住心态,因为新一轮的选品、上架、清库存、提排名已在日程上。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