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突围:海底捞通过本土化创新与红人营销在海外市场大放异彩
2025年1年10日
中式餐饮品牌的竞争正逐渐从“国内市场”扩展到“海外市场”。例如,快乐小羊、小龙坎、香天下、谭鸭血、兰州拉面、杨国福等知名品牌纷纷加速布局海外。其中,“火锅”成为中餐出海的主力品类,因其独特的用餐体验深受海外消费者的喜爱。
作为中国内地市场中门店数量多、客单价高的火锅品牌之一,海底捞在中餐国际化的道路上表现尤为亮眼。经过12年的海外拓展,海底捞已成为国际市场上自营餐厅覆盖国家数量最多的中餐品牌。根据其海外业务子公司特海国际的财报,截至2024年3月31日,海底捞在四大洲的13个国家经营着119家自营餐厅。
从目前的海外门店规模及扩张速度来看,海底捞在国际市场上仍有较大的成长潜力。自1994年在四川简阳创立以来,海底捞于2012年开启全球化步伐,在新加坡开设了第一家海外门店,随后陆续进入美国、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为品牌国际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满足全球胃的本土化经营
在新加坡,海底捞提供的锅底种类包括三鲜、麻辣和番茄等经典口味,菜品涵盖多个类别:以毛肚、豆花为代表的特色菜;以日本和牛、美国经典黑猪肉为代表的优质肉类;以鱼丸、蟹味棒为代表的传统火锅配菜;以鲍鱼、牛蛙为代表的海鲜河鲜;以腐竹、豆腐皮为代表的豆制品;以及以油麦菜、青笋、山药为代表的蔬菜类。整体菜品与国内的供应基本保持一致,满足了消费者对地道火锅风味的需求。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而在日本,海底捞的菜品整体与新加坡基本相似,但也存在一些细微差别。例如,锅底增加了秘制麻辣锅底,比新加坡多出一种选择;然而,蔬菜和豆制品种类仅提供3类,比新加坡少了5类。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与东南亚和东亚地区相比,海底捞在北美市场的菜品种类更为丰富。在北美的外卖平台上,海底捞不仅提供七种锅底,还新增了面条、面类、饮品、甜点等多种选择,以及干锅冒菜等特色产品。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不同区域菜品的差异背后,反映了海底捞根据当地市场的消费偏好进行的本土化运营策略。
二、营销和传播的本地化
海外华人群体是出海品牌最好的增长引擎。海底捞以海外的华人群体为突破口,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其品牌影响力。
海底捞主要选择海外华人最多和年轻消费群体最多的网站TikTok,并与知名KOL合作,进一步增加品牌的海外市场知名度。
例如来自加拿大的博主@karseliz就与海底捞进行了一次探店活动。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karseliz的粉丝受众也是以18-24岁的年轻人为主,和海底捞的主要受众重合率很高,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鲜的信息、产品和生活方式灵感。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karseliz的视频展示了海底捞的特色服务和火锅文化,这个视频在TikTok上有着390万的播放和37万点赞,进一步提升了海底捞在国外年轻人中的知名度。
光是红人效应是不够的,海底捞还特地在TikTok上做了3D贴纸特效——京剧变脸贴纸,让当地消费者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营造出快乐的庆祝氛围。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海底捞通过深入了解各个市场的文化特性和消费者需求,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了独特的品牌体验。
现在的海底捞,是中国餐饮出海的一张亮丽名片,更是其他中国餐饮品牌的宝贵参考。
图片来源:雨果跨境
(来源: 靠海的跨境小哥Allen)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由跨境魔方后台编辑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行业新闻资讯,跨境魔方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上述文章存在营销推广内容(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