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运营卷不动了!谎称丢货做私活

近期,“下班后的年轻人开始搞第二事业了”的话题频登社交平台热搜。在上班与下班之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寻到了新选择。在跨境电商行业早期,也有不少亚马逊运营在公司上班期间,自己私下设立店铺开拓副业。

在行业内,私下经营店铺的运营与公司之间的纠纷事件屡见不鲜。据卖家爆料,一亚马逊运营将公司的产品发到自己的店铺,却跟公司谎称产品丢失,如此操作令众多卖家惊讶。内部卷不动,干脆自己做,背后实际上是利益问题以及职业道德问题。老板们看过来!做亚马逊,这些坑千万不要踩,请关注5月11日亚马逊流量运营大会(深圳),还有关于VC账号、品类趋势及新兴平台的高质量闭门私享会,名额有限,速度点击报名

01

运营借公司产品做私活

在跨境电商行业早期,几乎每个亚马逊运营都会有自己的账号,主业是在公司上班,下班回家后还会继续搞自己的店铺采购发货,两边同时干。彼时,业内也有不少亚马逊运营通过跟卖自己公司产品发家致富。毕竟公司的产品经过市场验证卖的不错,省去了选品,可以极大的减少风险,并且能快速出单。

这类骚操作操作在业内也已经习以为常,此后,有些公司明令禁止员工私开账户,为了防止运营单干也采取了严厉的措施,还有些公司甚至会定期让专人在天眼查上找员工的公司法人信息,找到了就解雇。

如今,对比这类较能察觉的操作,有卖家爆料,现在有些亚马逊运营的骚操作更里离谱。有卖家在某社交媒体表示:“一些亚马逊运营白天上班,晚上跟卖公司的产品。现在听说有的运营把公司的货物发到自己的店铺里,转头却告诉老板货物丢了。

不少卖家惊呼,这种离谱操作太没有职业操守,而且这种行为应该是违法的,一旦被发现,老板完全可以将其起诉。也有不少卖家表示,见怪不怪,类似这种操作他们身边发生了很多。

“亲身经历,有个员工把公司的货发到自己店铺,后面因为退货被仓库留意到标签店铺名不一样,最后报警把人带走。”

“之前有个员工看公司的产品好卖,悄悄发货自己去卖,还敢找公司的供应商。后面是在测评的时候把他自己店铺的明细混在公司的里头,被发现了。”

“这个都是小case,之前还有直接用公司的钱垫付自己的FBA费用。”

种种案例历历在目,不少卖家表示,这种情况说白了就是将公司产品拿来自己做私活,一旦老板追责,运营不仅要赔钱还将面临法律起诉,这简直是得不偿失。

“这种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公司的产品,如果数额巨大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在现实中,运营人员因自家店铺跟公司店铺的利益冲突,导致巨大矛盾的事例层出不穷。但依然还是有不少运营顶风作案。”业内一位卖家说道。

02

做“副业”也要有底线

在跨境电商行业,运营人员干私活很常见,特别是如今副业盛行的时代。

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22雇佣关系趋势报告》显示,有53.9%的职场人员正在从事兼职,这一比例在“00后”受访者中达到54.5%。此外,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年白领满意度指数调研报告》也显示,2022年有59.1%的白领在搞副业,占比大幅高于2021年的32.1%。

不过,亚马逊运营这一岗位较为特殊,一旦没有坚守住就容易踩过红线,在过往,也有不少运营为了自己的私活副业做出各种骚操作,最终踩过红线。

最常见的就是私立店铺,跟卖自己公司产品。此前,业内某运营人员在公司担任运营组的组长,在公司上班期间,直接用自己店铺的产品链接,低价跟卖其负责小组的主打产品。还特别交代组员,不允许低价抢回购物车。最终被公司发现被处分。

还有运营人员利用公司资源,直接撬走公司的供应商,为自己单干铺路。甚至有些运营人员被公司发现后,试图删除公司店铺的listing等行为报复的案例一度在业内闹得沸沸扬扬。

业内人士表示,现在运营人员工资提成较低,想要通过自己的技能去做副业提升自己收入无可厚非,但是一定要有底线,而且,最好在将主业做好、有余力的情况下再选择副业,否则很可能会得不偿失。“运营人员需要分清本职公司与私活的界限,特别是在公司有规定的情况下,踩过红线必然会受到惩罚。”

另一位资深卖家建议,运营人员具有个人意识,无法完全控制,自己企业也要规避好风险,例如入职签定竞业协议,对公司重要资料和客户资源的保护,管理好客户档案和把控好已有资源。时刻关注客户动态,相关员工离职后,要注意对应操作账号权限及时关闭。当然,如果员工平时工作态度认真,也明确自己准备单干但不会与公司产生竞争,老板这个时候也需要展示一定的格局。

文/ 雨果跨境 江小玲  封面/图虫创意

类似文章